蜂膠.jpg 

蜂膠歷

    蜂膠來源是由有經驗的工蜂,以口器咬破植物新生嫩芽及樹皮,採集植物分泌用來修補受損組織的樹脂,混合花粉蜂蠟,帶回蜂巢放入口中咀嚼後塗抹於蜂巢壁上,用以封閉蜂巢出口來防風及害蟲入侵,並可隔絕外界病菌的侵擾。有了蜂膠的保護,讓數萬隻蜜蜂處在小小的蜂巢內,甚少因疾病的傳染而導致蜂族滅絕。

    蜂膠原文(pro-polis)就是”捍衛城市”的意思,三千年前的古埃及文明時,人們就發現蜂膠的益處,其後在歐洲及南美地區都被廣泛運用在保健養生上。直到1970年代末期,澳洲學者對蜂膠作有系統的化學成份分析,發表它對生化活性及醫療用途方面的文獻,之後又有日本及巴西等多位學者數年間提出數百份的報告,才逐步揭開蜂膠的神秘面紗。

蜂膠的好處

    蜂膠原塊有一種特殊濃郁的香氣,組成份包括樹脂樹膠(50%)、蜂蠟(25%~35%)、 植物精油(10%)、花粉(5%)、5種維生素(B1,B2,B6,C,E)及14種豐富的微量元素。在蜂膠的百餘種的天然成份中,對養生最有幫助的是類黃酮。類黃酮是蔬果中廣泛存在的二次代謝物質,具有調節生理機能、調整體質、促進新陳代謝、滋補強身、養顏美容、青春久駐的功效,但類黃酮在蔬果中含量僅有0.01%以下。經過蜂蜜辛苦的採集後、高品質的蜂膠原塊含類黃酮經分析的濃度可高達1%,為柑橘含量的500倍以上,又因蜂膠的產量減少,兩萬隻蜜蜂的蜂巢一年內平均只能取得100~300公克的蜂膠原塊,可見蜂膠的彌足珍貴。

 

如何選擇好蜂膠

    不論世界各地,蜂膠對蜜蜂都具有極佳的保護效果,但蜂膠品質仍決定於:負責採集的蜜蜂是否有經驗、類黃酮之含量多寡,以及蜂膠原塊是否含過量的金屬;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蜂蜜採集的範圍內為無人為破壞的純靜原始森林,滿佈充分的植物樹種,另外與負責採集的蜜蜂品種、蜜蜂的活動力及採收季節有關,如果採集地位於人口愈稠密地區,蜜蜂採集人工雜質(如瀝青、黏著膠)的機會愈高。

    新鮮的蜂膠原塊才會擁有濃郁的特殊樹脂香氣,隨採集樹種的不同,蜂膠原塊呈現黃綠或深褐色,於15℃以下質地堅硬易脆,於30℃以上時變軟黏稠易伸展。要將蜂膠樹脂內的類黃酮作提取,大多採用的方式是將膠原塊加入酒精溶解,即所謂的蜂膠萃取液(EEP, ethanol extract of propolis),所以市面上蜂膠大多含有酒精,位到辛辣難為多數人所接受。然高品質的蜂膠須再將萃取液中的蜂蠟去除,蒸發掉不必要的酒精,再用其它符合衛生標準的溶劑再進行溶解,以適合蜂膠液內用外敷的需求。

    蜂膠內含有超過180種的化學成份,因此蜂膠液的品質檢定方式較為複雜,但初步判斷方式仍可將蜂膠滴於指尖搓散試試是否夠黏稠;等待5秒後聞一聞是否為天然香氣,黏稠度高且香氣濃郁者才是使用新鮮原膠,添加較少人工溶劑的高純度蜂膠。

使用方式

    蜂膠產品製成各種劑型,包括口服滴劑、噴霧劑、膠囊、錠劑、口嚼片等,個人可因應需要選擇使用。最常見的是蜂膠滴劑,使用時取幾滴即可,可以直接使用或稀釋後使用。在當喉嚨疼痛、著涼、感冒時漱口,或作為增強免疫力、抗氧化及肝臟滋補飲料,可以每日飲用;外用時,可直接塗抹在創傷,口腔潰瘍,唇疹等患處,治療金錢癬和足癬可直接塗抹在皮膚上。

    蜂膠噴霧劑用於皮膚病、口腔疾病及氣管炎等,使用時只需對準患處噴幾下即可。

    蜂膠不溶於水,而且附著力很強,黏在手或容器上很難洗掉,因此如果將蜂膠滴入白開水中,馬上就會形成米白色漂浮,一經攪動就會形成混濁狀,還會有一部分蜂膠黏在筷子或容器上,因此也可以考慮將蜂膠滴在奶粉、蜂蜜、豆漿、米粥中,一起服用。

    不同廠商生產蜂膠製品含量不同、用途不同,具體的服用量只要根據產品說明使用即可。蜂膠的服用時間沒有嚴格規定,但一般以空腹時服用為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zylivings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