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的肇因很多,其中至少有兩項危險因子──高血壓和膽固醇過高──可以藉由補充鈣質而降低,因為鈣對脂肪和膽固醇具有調節作用。

鈣在腸道中會跟飽和脂肪結合,形成人體無法吸收的化合物。一項研究指出,每天讓一組受試人員從強化營養的食物中攝取1,000 mg的鈣,另外再服用1,000 mg的補鈣劑,結果這些人排洩出的飽和脂肪比另一組鈣攝取量低的受試人員要多兩倍,而且低密度脂蛋白(LDL,不好的膽固醇)減少了11%

高血壓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會增加罹患心臟病、腎衰竭和中風的機率。高血壓的成因十分複雜,除了遺傳因素和繼發性高血壓secondary high blood pressure)之外,形成高血壓的原因大多不明。

高血壓病例中有90%屬原發性高血壓,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症狀,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少數人有頭痛、頭暈、心悸、四肢麻木等現象,晚期會引起心、腦、腎等器官的病變。另外10%則是由於某些疾病引起的繼發性高血壓,會引發高血壓的疾病主要是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及顱腦疾病。

一般來說,美國人的血壓隨年齡平穩地升高,男性比女性容易罹患高血壓,但過了65歲之後,女性罹患高血壓的機率反而比男性高。女性如果體重過重、患有糖尿病、種族為非裔族群或服用避孕藥者,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最高。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公布的資料顯示,35歲到55歲的女性中,每四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女性過了55歲之後,幾乎有一半的人都有血壓高的問題。

高血壓並非老化的必然現象,很多人從小到老都可以維持平穩的血壓。研究人員相信,飲食和生活方式對高血壓的預防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研究發現,人體缺鈣和高血壓也許有密切的關係。體內缺鈣會導致骨骼釋出平日儲存的鈣質,多餘的鈣進入血管後會產生幾種作用:一是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而使血壓上升;二是附著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變細,而導致高血壓

鈣在動脈壁彈力纖維上沈積,會使彈力纖維變性、斷裂,致使膽固醇和其他脂類通過血管膜進入細胞內,進而引發動脈硬化和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因此,補充鈣質或使用鈣離子阻斷劑干擾鈣進入細胞,能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加州曾針對6,600多位男女進行長達13年的研究,結果發現每天攝取1,000 mg鈣的人,罹患高血壓的機率降低20%。雖然醫學界還無法確定鈣對高血壓的影響機制,但專家推測可能與鈣、鈉、鉀三種元素之間的互相調節有密切關聯。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和臨床實驗的資料,高血壓患者對鈣的新陳代謝跟正常人不同,顯示高血壓的病源、預防跟治療跟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NHLBI)於2003年發表《女性的健康心臟手冊》中指出,鈣和鎂這兩種營養素可能對高血壓的預防有幫助,而且能從其他方面來促進健康。NHLBI是美國國家研究所的下屬機構。

美國著名的梅約臨床醫療中心(Mayo Clinic)指出,研究人員針對86千名女性進行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結果發現,經由飲食或營養補充品大量攝取鈣質的人,中風的機率隨之降低。

 

資料來源:http://www.jjkkusa.com/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zylivings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